努力與命運的抉擇:才德制度下,我該帶給孩子怎樣教育價值觀?

自從有了小孩後,我常思考著,我應該傳授怎樣的價值觀給我的孩子,使他們既能快樂成長,同時也能在未來的社會中生存。在我的年代,我們受到上一代灌輸的價值觀主要是好好讀書、培養專業技能、努力就有回報等激勵人心的理念。

然而,隨著時代變遷,這些策略在以前或許有效,現在可能仍有其用處,但在未來或許變得不再實用。因為這個世界正逐漸不再需要只懂得努力的人。

今天我們假設用一個幾乎是最理想的例子來考慮這就是自己的人生,看看即便這樣,是否能符合我們預期。

若有一個人從小就非常優秀,用心讀書,努力尋找好工作,最終成為一位傑出的高階主管。在不管台灣或是美國,這樣的人基本上會成為各種稅收中,稅率最高的一群人。在美國的話,預估將近 55% 的收入被用於繳稅(聯邦稅加州稅加 Social Security tax 等)。

這或許會讓人認為很合理,因為賺得多就應該繳得多,但是否真的賺得比較多錢的人繳得稅就比較多呢?

試想你辛辛苦苦做出許多犧牲,終於到達了我們生長環境從小教我們的努力就有回報。但最終得到的結果卻只是看起來比一般人好。

難道這不是一種「努力稅」,處罰那些從小就奉行「好好唸書」和「找份好工作」信念的人嗎?

對此,這幾乎還是最理想的情況。考慮有多少人抱持著類似的信念,到頭來卻因為各種原因,淪為如同我們一般人一樣平庸無奇的生活。

因此,我開始思考,我該向我的孩子灌輸什麼樣的價值觀,讓他們將來不被社會拋棄,也不必為了參與現有制度而因過度努力被高稅率懲罰呢?

成功的反思

在幾年前,我讀了一本書,名為《成功的反思》。或許有人會質疑,我還沒成功,為什麼要反思呢?然而,這本書的作者是 Michael J. Sandel,他曾提出一個廣受討論的問題,或許你也會對此有所印象。

他問道:如果你駕駛火車,面臨一個交叉口,一邊有一個人,另一邊有五個人,而火車無法停下。你會選擇哪邊開過去?

也許你心中已經有了答案。

那下一個問題就是:

今天你碰到了和之前相同的情境,但這一次你並非駕駛火車,而是站在橋上和另一個人一同目睹火車快速逼近,軌道上有五個人無法避免地面臨死亡。你明白這輛火車無法及時停下,這五個人即將面臨災難。

以某種方式,你深信如果將身邊的那個人推下去,這五個人就能倖免於難,但這位同行者則不幸喪生。在這樣的狀況下,你會如何抉擇呢?請不要問我有關這位同行者應有多胖才能阻止火車的問題!

而 Michael J. Sandel 正式提中這種道德思維問題的專家。

而在《成功的反思》這本書中,Sandel 訴說著社會的價值觀正在轉變,朝向才德制度的方向發展。

才德制度將社會地位與個人的努力相連結,不再取決於出生的巧合。然而,Sandel 提出,目前的社會仍然以高學歷和財富等為衡量才德的準則,這令人質疑評斷才德的準則是否公正。他強調,應該讓每個人有機會按照自己的興趣發展,而非成為才德制度的犧牲品。

這種觀點的根源在於先前的社會體制,其主要是世襲制度。在這種體制下,如果你天生命運好,那麼你一生下來就處於社會的高層,而那些命運不佳的人則被固定在社會的底層。在這樣的情境下,社會底層的人看向社會上層的人時,並不會產生自卑感,而是認為對方僅僅是因為擁有好的命運,並非出於自身的努力。

然而,隨著才德制度的興起,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。才德制度強調個人的努力會帶來成功,使每個人都有機會藉由自身的奮鬥取得成就。若你今天處於社會的底層,這代表你自己付出的努力不足,這是你個人的問題。

然而,當這種觀點被越來越多人接受時,社會上層的人可能會產生優越感,而社會底層的人則可能因此感到自卑,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錯。這樣的心理狀態最終可能導致他們對於努力失去信心,甚至放棄努力的念頭。

而他也提出,當今社會,因為種種巧合或政治因素,將高學歷和財富視為有才德的象徵。這造成那些天生善於學習或家境富裕的人獲得巨大的優勢。他們的父母有能力在他們年幼時提供各種學習機會,例如聘請家教、培養社會認可的技能,進而進入優秀的大學。這使得他們從小就能脫穎而出。

如果今天社會將其他技能視為有才德的象徵,例如擅長繪畫,那麼整個世界將迎來完全不同的變革。

因此,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,我應該教導我的孩子跟隨他們的興趣,還是讓他們參與這個才德制度的遊戲,盡可能成為社會所認為的成功者呢?是鼓勵他們努力奮鬥,相信付出就會有回報,還是讓他們明白,有時命運無法掌握,不必強求呢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