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兒科醫生看診紀錄

小路來美國後,因為有送托的關係,托嬰中心要求入學時要提供寶寶健康紀錄,而且必須由本地醫生出具。健康紀錄包含基本的身高、體重、頭圍、疫苗紀錄、入學前或當下是否有任何疾病。
來美國之前沒思考到這個部分,因此我沒有準備小路英文版的疫苗紀錄(我以為健康手冊有英文所以只帶健康手冊,孰不知裡面只有中文...),只好跨海請求小路外公支援申請。


他人申請疫苗紀錄(非小孩本人或小孩父母申請)
我在網路上查到可以到各區的健康中心申辦英文疫苗施打紀錄,因此就請小路外公打電話去問,如果不是小孩本人或是小孩父母申請的話,是否可以辦理。接電話的辦事員說,基本上只要有兒童健康手冊以及父母之一的身分證就可以,偏偏小路的兒童健康手冊在我這,只好用翻拍的方式看看健康中心給不給過,沒想到他們還蠻仁慈的,直接現場就幫我們辦好了,感動!


找美國兒醫
在美國要找醫生,絕對要先查清楚自己保險公司有覆蓋哪些診所和哪些醫生(in-network),因為如果是網路外的診所或醫生(out-network),費用就會變很貴。我用D先生公司提供的健康服務平台,去對照在台灣媽媽社群中推薦的幾家兒童診所,發現這些被推薦的診所都沒有在in-network裡,而我自己靠google地圖查到的診所,只有評分很低的有在in-network。幸好google還有評比醫生的留言,我從一間評價中等的診所找到了一位評分高、在我們保險in-network裡的醫生,立刻手刀打電話去約。

雖然有預料醫生不好約,但沒想到超難約!第一次預約的病患要一個多月以後才能看診,雖然很久,但當下我暫時沒有其他選擇,只好先預約一個多月以後的門診。

後來某天帶小路外出散步時,一個心血來潮,直接打電話到媽媽社群推薦的兒童診所,請他們幫忙查我們的保險是不是可以在那裡使用,沒想到居然可以!真的是有問有機會啊啊啊!而且他們可以看診的時間比較多,兩週後就可以看診,帶著感恩的心預約好時間,就等著帶小路去看診啦!


第一次看醫生:基本理學檢查與美國疫苗紀錄認證
大概客戶都是小小孩的關係,我們去的兒科診所候診區有一塊給小朋友玩耍的地方,蠻窩心的。帶進診間後,首先會有護士進行基本問診,身高體重也是由護士來進行測量,小路一躺到小床上就直接爆哭(什麼事都還沒做就直接爆哭),護士都拿出baby shark影片播放了仍然哭不停。

大概是小兒專門門診的關係,護士身高體重量得很精準,體重精準到連尿布都要脫掉,只是脫衣服脫尿布這些步驟,對於抱著已經哭爆的小路的我們來講根本是災難🤣 除了量身高體重,因為州政府有要求對送托嬰兒的檢驗項目,因此小路還要另外抽血做檢驗,想當然爾就是更大聲的爆哭...

護士做完檢查後,我們就在診間等醫生過來。期間小路分心玩了一下玩具,看起來比較平靜了。沒想到醫生一進來把他放到小床上後,又是直接爆哭,哭到我們和醫生說話都聽不清楚😅 醫生有問我們小路是不是一直以來身高體重就偏低,因為測量出來的數據百分比都蠻小的,然後鼓勵我們多餵小路吃蛋白質,包含蛋、花生醬、杏仁醬等等,至於抽血檢驗項目結果已經出來(好快!),小路一切正常。最後我們讓小路打了他人生中第一針流感疫苗,並預約好一個月後來打第二針。

花費:$28


第二次看醫生:手足口病康復證明
我們第二次去看醫生,是因為小路的托嬰中心送出手足口病警示信件,並請家長們留意小朋友是否有相關症狀。手足口病其實就是腸病毒(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),算是流行性疾病。在收到警示信件前兩天小路剛好有發燒症狀(燒一天),同時又好幾天伴隨著食慾不振、口臭、屁屁出現小點點,我們以為他可能因為感冒,喉嚨痛導致食慾不振,以及水喝太少導致口臭,因此有餵小路吃安加熱(主要是鎮痛,希望他喉嚨不痛可以多吃多喝點),但看到托嬰中心的警示信件後,再對照症狀,推測小路大概就是得了手足口病。

我們很老實的和托嬰中心說明情況,托嬰中心回覆我們,因為手足口病是法定傳染病,必須由醫生開立康復證明,小朋友才可以回去送托。因此我們先停拖了一週,然後再把康復的小路帶去診所看醫生。

豪不意外的小路一到診間就又直接爆哭,人家護士只是量個體溫測個血氧,也是不容易。但護士離開後,小路就在診間小床玩開了,看著鏡中的自己一直笑咪咪。醫生近來後檢查了小路的口腔,也看了腳踝和屁屁的小疹子,因為小疹子都在結痂癒合了,基本沒有傳染力,確定小路可以回去上課沒有問題。

花費:$127


第三次看醫生:咳不停
雖然知道送托會一直感冒,但在台灣送托,小路還沒有連續不間斷的感冒過。手足口病康復回去送托後,沒兩天又開始咳嗽流鼻水,然後就一路咳咳咳,咳了一個多月。中間有陣子咳嗽情況只有晚上睡覺時,或是睡醒爆咳一發,但後來某天開始連白天也在咳。鼻涕也一併流了一個多月,原本都還是透明的鼻水,後來就開始變濃,有時白色有時黃色。小路爸很擔心會鼻竇炎,我則是因為看很多台灣媽媽分享孩子咳太久,去看醫生後被抓去照X光發現肺炎住院,我因此很擔心小路是不是也有肺炎,我以就再帶著小路去看醫生,請醫生特別檢查一下鼻子、肺部和支氣管。

爆哭的部分正常發揮。醫生進診間就先看了一下喉嚨,然後用聽診器聽了小路的肺部,告訴我小路肺部聽起來非常乾淨,咳嗽部分可能就是要等他自己慢慢痊癒,也可能有時候是有刺激,會造成一連串的咳嗽。鼻涕的部分醫生似乎覺得不用特別擔心,白色黃色都沒什麼關係,就是持續用蒸鼻器和吸鼻器,可以幫助小路舒緩。

這次看診有點像是花錢買心安,但總是讓我們比較放心。

花費:$128


第四次看醫生:紅屁屁+拉肚子,順便看咳嗽
某個禮拜五放學,回家幫小路換尿布時,發現小路的屁股超爆紅,而且洗屁屁的時候會哭叫,感覺很痛。紅的範圍算蠻大的,但當時沒想太多,只覺得應該一天後就會好,沒想到隔天屁屁仍然很紅,因此整個週末我們都很勤勞的幫小路換尿布,幫屁屁擦氧化鋅和凡士林,但狀況只有偶爾減緩,可能下次換尿布就又會變回紅通通的樣子。雪上加霜的是,小路禮拜天還開始拉肚子,雖然每次拉的量都很少,但紅屁屁和拉肚子一起來真的很令人擔憂,而且紅色範圍有開始往前面蔓延的趨勢,我們很擔心會不會有黴菌感染,因此也開始幫小路擦美康,並在隔週二抓他去診所看病。

這次護士進來問診,我直接很明確的說我要看三個症狀:紅屁屁、拉肚子、咳嗽。護士筆記完後,小路意料之中又崩潰大哭,護士出去時,我發現外面也有幾個嬰兒此起彼落的哭叫聲,突然安心不少(?)。

醫生進來後先問了一下關於拉肚子的狀況,我也把異常便便的照片提供給醫生看,除了拉肚子,小路還有兩次便便顏色非常橘紅,不知道和前一天吃鮭魚有沒有關係,不過因為接著幾次便便顏色就又正常,醫生看了後沒特別表示什麼(可能沒什麼大礙?)。接著幫小路聽診肺部,最後看屁屁的紅疹。我問醫生關於拉肚子的狀況,醫生其實也沒辦法給出正確答案,因為現在就是各種病毒細菌交叉感染高峰期,加上小路托嬰,只說可能是某種病毒或細菌感染;紅屁屁主要是被便便刺激到;咳嗽部分,小路肺部仍然很乾淨沒問題,就持續幫他蒸蒸鼻子舒緩氣管。

醫生最後寫了一種益生菌(讓便便成型)、一種軟膏(擦紅屁屁)讓我去亞馬遜買,但如果藥膏我要繼續用美康也OK。我回去查了一下發現軟膏其實就是含有氧化鋅的成分,益生菌就是...恩益生菌。因為氧化鋅藥膏我們有,益生菌小路也是有在吃,所以就先沒有買,後續小路症狀好轉也就不需要再特別購入。

花費:$???


整體而言:

  • 醫生部分:可能因為語言隔閡的關係,美國醫生提供的回饋資訊,相比台灣還是少了一些,當中有一些聽不太懂的部分,導致更多不解😂 但醫生們都很親切,面對我的破英文都會盡力去了解,我不懂的詞彙也會用描述的方式來協助我理解,覺得很感恩。
  • 治療部份:我們從來沒有在診所領過任何正式的藥單,無論是咳嗽、鼻水、鼻涕、拉肚子、紅屁股都沒有,醫生們也都表明一歲以下不適合用藥。唯一醫生請我們自己在亞馬遜買的是益生菌和含有氧化鋅的屁屁膏,也不算是藥品。不用藥就是要完全相信寶寶自己的抵抗力,看他很難過的時候也不太能幫忙減緩,難怪D先生的朋友說與其靠診所,台灣自己帶的藥都還比較有用🤣 (我們自己有帶希普利敏、安加熱、止咳藥水、氧化鋅、益生菌、抗菌藥膏、類固醇藥膏etc.)
  • 環境部分:看診環境蠻不錯的,優於台灣兒科診所以及醫院環境。裝潢色調很柔和,等待區有小小孩的遊戲空間,等待區和候診室分開,且每個候診室都有單獨的門而不是簾子。
  • 價格部分:很不美麗😂 當然還是和每個人保險有關。只是我們看一次醫生接近130美金,在台灣小路應該看個一年都還有剩吧🤣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